第305章 少年郎_千年世家: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
女王小说网 > 千年世家: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> 第305章 少年郎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05章 少年郎

  朝廷中的臣子们、天下的诸公们、宗室的那些人们、以及最重要的陈氏,他们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。

  天子如果不愿意低头,那么可以换一个愿意低头的天子。

  事实上,宗室一开始是没有想着让天子低头的,毕竟在他们看来这个事情和天子没有什么关系。

  他们去找了在官渡的陈秋以及陈拓,想要让陈秋给天子一点面子。

  那毕竟是天子。

  可当陈秋以及陈拓拿出来证据,反问刘氏宗族,这些事情他们是否也知道的时候,刘氏的所有人都开始愤怒了,他们愤怒的不是陈氏的态度,而是愤怒他们尽心竭力的为天子处理麻烦,结果天子在某些重要的事情上对他们还进行欺瞒!

  天子从头到尾都没有告诉他们这件事情中,还有天子授意!

  于是,愤怒至极的刘氏宗族不仅没有给天子继续打助攻,反而是直接回头给了天子一刀。

  宗正直接前往高皇帝庙宇哭诉,甚至指责天子。

  天子几乎是在一瞬间,成为了万夫所指的人。

  民间对天子也开始有微词了,这才是最重要的。

  聪明了一辈子的、精明强干了一辈子的汉景帝刘启,只是做了一个“试探”陈氏的决定,竟然要沦落到晚节不保的地步,这也令天下在暗中观望的人看到了陈氏的力量和强大之处。

  陈氏的底蕴竟然如此强大么?

  那么

  在这种威逼之下,天子会做出如何的选择?

  未央宫中

  大殿内的紧张氛围已经持续了半个月,从朝堂上有大臣开始陆续请辞的时候开始,刘启的神色就一直很难看,甚至有一段时间未央宫中的装饰物每天都要更换。

  这样的低压持续了半个月。

  这一日,刘启正在持续低压的时候,太子刘彻来到了未央宫中。

  刘启抬起头,眸色中带着些许猩红之态,他死死的盯着太子:“怎么?你这个太子也要来劝诫朕么?”

  刘彻跪伏在地上,他抬起头,与刘启的眼睛直视,他只是问道:“父皇,儿臣并不是来劝诫父皇低头的。”

 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:“没有任何人可以强迫天子低头,也没有任何人可以与刘氏为敌!若父皇不愿低头,便直接下达圣旨,儿臣愿意亲自领兵,前去覆灭陈氏!”

  刘彻的话音回荡在这未央宫中,一旁听到这话的王缺脸色都泛白了。

  太子殿下啊,让你来不是让你来拱火的啊!

  然而奇怪的是,随着刘彻的这句话落下,那坐在大殿中的刘启身上愤怒的波动却渐渐的消失了,反而变成了一种十分平静的感觉。

  刘彻看着刘启问道:“父皇,现在您冷静下来了么?”

  刘启这才是按着额头,一边吩咐着身旁的王缺,一边说道:“伱啊,有话就不能直说?”

  刘彻低着头,他轻声说道:“父皇,儿臣说的是真心话。”

  刘启摇了摇头,接过王缺递过来的蜜水,喝了一口缓了缓心中的那口气,然后才开口说道:“好一个都是真心话啊。”

  他的声音中带着平静,更多的是些许的无奈和困惑:“你认真的说一句,这一次真的是朕做错了么?”

  刘彻点了点头,又摇了摇头:“父皇在某些事情上,的确是做错了。”

  “依照儿臣对陈氏的了解,对老师的了解,陈氏以及老师会这么愤怒,原因不在于父皇试探陈氏,也不在于父皇想要削弱陈氏的势力。”

  刘彻十分冷静的分析着局面:“自当年陈氏得势的时候开始算起,到如今陈氏一共经历了秦孝公、秦惠文王、秦昭襄王、秦孝仁王、秦庄襄王、始皇帝、二世皇帝、三世皇帝、四世皇帝以及秦武烈帝。”

  “等到大汉建立后,陈氏又经历了高皇帝、孝仁皇帝、以及孝文皇帝。”

  “遍数下来,陈氏历经了两朝十四帝,其中有多少位对陈氏在暗中有试探?又有多少个在明里暗中对陈氏动手?”

  “除了在秦末时期,在四世皇帝的时候,因为赵高伤害到了黔首,陈氏哪一次生气了?哪一次动怒了?”

  刘启缓缓的陷入了沉默当中,如果这样说的话,好像的确没有。

  他看着刘彻:“你的意思是?”

  刘彻沉默的点了点头,之后才轻声说道:“是的,陈氏此次动怒,是因为您将试探的手伸到了陈氏的族人当中,而且是一个女娘的身上。”

  “这一次是没有成功,可若是成功了呢?”

  刘彻抬起头,看着刘启,其实心里也是十分的迷茫:“父皇,如果成功了呢?您知道那个时候,陈氏与刘氏之间会发生什么样子的事情么?”

  “九王之乱方才过去,难道您真的想要和陈氏决裂么?”

  刘启沉默的摇了摇头:“不会成功的,在刘膘快要成功的时候,朕的人便会出现,将陈柔救下来。”

  “朕怎么可能让陈柔出事?”

  刘彻看着刘启:“父皇觉着,只要这件事情不会发生,这种先例便可以开么?”

  先例!

  这两个字出现了之后,两个人都沉默了一瞬间。

  刘启叹了口气:“是朕糊涂了。”

  祸不及家人!

  陈氏这一次如此愤怒,主要是因为刘启根本不讲道理,你想试探陈氏可以从任何一个角度出发,但你牵扯上还未曾成年的女娘,且是用如此下作、卑劣的手段,是否有有些过分了?

  所以,陈氏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愤怒和姿态,因为陈氏要让刘氏、亦或者天下人都知道一件事情。

  陈氏的底线不可触碰!

  否则你便是要承担起来这样子做的代价!

  刘启再次陷入沉默:“如今之计,该当如何?”

  刘彻看着刘启说道:“父皇悄然去官渡陈氏,面见老师,将这件事情说明,而后儿臣会以太子之身,亲自前往官渡陈氏,为姑母做下的蠢事负荆请罪。”

  “父皇下旨,即刻将姑母赐死。”

  “与此同时,加封陈柔为安国长公主,赐仪,赐食邑万户。”

  刘彻毫不犹豫的说出来了自己的解决方案,而这个解决方案其实与之前刘启给陈氏的差不多,唯一不同的是天子亲自去官渡解释,太子亲自去负荆请罪。

  而在刘彻看来,这并不是多么屈辱的事情。

  为什么不能低头?

  为了权利,怎么低头都不为过,当年高皇帝为了立国,不还是亲自前去官渡陈氏寻找陈居先生,征得了官渡陈氏的同意之后才前往沛县。

  如今怎么就不能低头了?

  刘氏那么高贵么?

  陈氏传承了那么多代,多年甚至从未中断过三公之位,比刘氏的血脉高贵的多了。

  人家陈氏有这么倨傲么?

  不过都是黄图一抔。

  刘启最终叹了口气说道:“也罢,便按照你所说的做吧。”

  他闭上了眼睛:“你先在京中监国处理政务、而朕前往官渡陈氏去向你老师、以及朕的那位老师说明这次的事情,等到朕回来之后,颁旨令你前去。”

  “长安城内,不能无人啊。”

  当刘启做出这个决定之后,整个人瞬间就放松了。

  是啊,天子又能如何?

  先例绝对不可以出现。

  他摇了摇头,脸上带着无奈之色,这一次的确是他做的太过了。

  景元十六年,秋冬之际。

  这一场闹剧终于结束了,天子亲自前往宗室,将此事解释清楚,而后又将所有请辞的官吏上书全部退回去,并且一封都没有看。

  紧接着,太子表示这件事情都是因为自己才出现的,长公主刘膘因为私念所以伤害到了陈氏,以一个愚蠢的大脑贬低陈氏,这是皇室绝对无法认可的事情。

  所以太子准备亲自前往官渡,负荆请罪,以请求陈氏的谅解。

  在太子的这个消息传出的时候,天子却病倒了,于是本来决定要在十月中旬前往官渡的太子,不得已只能够接过了监国重任。

  当然,明面上是这样的。

  实则大家也十分清楚的明白,天子是真的“病倒了”还是假的“病倒了”,当然,群臣也都理解天子的面子问题,所以没有将这个事情拆穿。

  景元十六年,十月底。

  在悄无声息中,陈氏迎来了一位贵客,刘启。

  陈氏府邸中

  陈秋看着面前的刘启,神色寻常:“陛下,您可是真的想清楚了,臣想要的答复是什么?”

  刘启只是叹了口气,而后正准备说话的时候,院落外脚步声响了起来,随即陈拓走了进来,一边走一边笑着说道:“啊呀,家主,我找你还准备处理点事情呢,没有想到陛下也在。”

  他笑着顺势坐在了刘启的身旁:“怎么了?这气氛紧张的,像是两个人要打起来了一样?”

  当陈拓坐下开口说话的时候,刘启瞬间觉着自己的心里平和了许多,有陈拓在,无论如何都不会出现最坏的那种情况了。

  那他就放心了。

  这样想着,刘启整个人也就更加放松了。

  “老师,您来了。”

  他不动声色的将方才两人的话以及陈秋的话转达出来,主要目的是为了能让陈拓帮一下自己,顺带暗示一下自己想的对不对。

  陈拓无奈的叹了口气,看似是斥责教训刘启,实则是给他开后门:“你啊,这一次做的确实是过分了,不怪家主生气。”

  他摇了摇头:“这么多年来,陈氏什么事情没有经历过?你想要对朝中的陈氏子弟以及门生做什么,陈氏都可以接下来,但是你万万不该对女眷动手。”

  “这是家主的底线,也是陈氏的底线。”

  “这个先例绝对不可开。”

  “否则日后天下岂不是乱套了?”

  刘启的眼眸瞬间就是红润了起来,但他却没有将这个事情给推到别人的身上,只是低声说道:“是弟子错了。”

  他不动声色的卖了个惨:“我的身体越来越不好了,就想早日给彻儿找个皇后,当时也不知道怎么的,没有动脑子就与馆陶说了这件事情,事后更像是着了魔一样推动了这个事情。”

  “还请老师、陈相原谅朕的无心之失吧。”

  在刘启说完之后,陈拓也是紧跟着说道:“家主,既然陛下不是有意的,且是第一次,不如这件事情就这样?”

  陈秋沉默着不做声,而一旁的刘启则是将自己来之前做好的准备全数说了出来,一点都没有考虑什么还价的技巧,这个时候还还个屁的价!

  当将所有的东西都听完了之后,陈秋才叹了口气,看着刘启说道:“陛下,只此一次。”

  “若还有下次,陈氏必然不会再是这个反应了。”

  事实上,陈秋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让天子亲自负荆请罪,毕竟天子的脸面还是要保证的。

  他需要的只是天子的承诺,承诺日后绝对不做出如此之事,并且真的将这个“潜规则”列入不可触犯的规则当中。

  潜规则和规则是不同的。

  潜规则意味着你可以不去遵守,就算你不遵守也不会有什么事,不会有人明面上用这个来对付你。

  但规则便意味着,只要你触犯了这个规则,所有人都可以站在明面上对你进行讨伐。

  刘启听着陈秋的话语,终于松了口气,这件事情终于要结束了。

  他低声道:“还请陈相回归朝堂。”

  这一点也是必须的,毕竟陈秋不回去,其他的臣子们怎么可能觉着陈氏原谅了这件事情?

  陈秋的眼睛中带着疲惫,有些时候政治的无奈性便在于此。

  政治的艺术,在于妥协。

  无论走到了什么地步,都会有些时候要进行妥协,或者说地位越高,越需要妥协

  景元十六年,冬。

  天子的病情好转,可以处理朝政的时候,太子亲自奔赴官渡陈氏,负荆请罪,将已经请辞告老还乡的陈秋请了回来,而这个时候大汉的朝堂也再次恢复了运转。

  景元十七年,这一年的春季。

  天子再次病倒了。

  这一次,所有人都知道,天子是真正的病重了。

  在十四年就应该崩殂的孝景皇帝,坚持了三年的时间,坚持到了刘彻能够助理朝政的时候。

  这个时候的他终于可以安然的离去了。

  大汉也终于要开启新的篇章,来到一个全新的时代!

  即:汉武帝刘彻的时代!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nwxsw.cc。女王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nwxsw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